【數字傳真】泡麵 去年產值創次高 擺脫食安風暴

走出食安風波,加上泡麵單價提高,讓去年國內泡麵產值大增14億達115億元,創下歷年次高,僅次於2012年的118億元;年增14.6%也是2008年以來首次兩位數增長。業者指出,去年本土泡麵熱銷主力,一是講究真材實料者,另外是主攻生活氛圍的產品最受歡迎。

經濟部資料顯示,2013年受多起食安問題影響,泡麵產值連續2年衰退,分別年減7%、10%。為此,泡麵廠商加強原物料控管和口味研發,近2年逐漸走出食安陰影,2015年終於由負轉正,產值小幅增加1.8%,並在去年迎來爆發。

經濟部統計處發言人王淑娟說,毒澱粉跟毒油事件可說重創泡麵業,讓當時泡麵產值「跌入低谷」,今年泡麵產值算是回歸平均值。統計處研究員魏宜君說:「以前廠商為了讓泡麵好吃,調味料中加入了10幾種原料,只要一種原料出問題就完了。」現在廠商試著從源頭控管,減少原料使用種類以降低風險,但也不希望影響泡麵口感,所以須花更多心思在研發上。

泡麵一直是國內消費者喜愛的美食之一,王淑娟認為,泡麵日漸朝「精緻化」發展,業者也意識到消費者愈來愈注重飲食健康,如以往泡麵都是用油炸,現在廠商研發出水煮麵等新調理方法。

魏宜君表示,除泡麵漸漸擺脫食安風波外,近年來廠商不斷推出新口味泡麵,甚至結合在地特色,讓泡麵單價提高也是產值大增原因之一。數據顯示,去年泡麵每箱單價平均為238元,較10年前增加了20.4%。

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長林立莉指出,食安事件剛發生時,本土泡麵銷售業績往下掉,那時國外品牌60到100元出頭的中高價位泡麵靠著口味多樣化,異軍突起接收空缺市場。林立莉表示,去年本土泡麵銷售不錯,主要以兩類泡麵成長較明顯,一個是內容有料、加肉塊的種類,如統一滿漢系列去年銷售就成長2到3成、台酒花雕雞系列60元以上也賣得很好;另是主打小時光、生活氛圍的泡麵。相對的肉燥麵、杯麵這種2、30元的老口味,銷售沒有太大變化,維持基本盤。

韓劇助攻 進口泡麵逾4成來自韓國

在韓劇大力推送下,韓國文化漸漸被國人接受,也帶動韓國泡麵在台銷量,目前進口泡麵逾4成來自韓國。經濟部發言人王淑娟不諱言,韓國泡麵在台搶下逾4成市占,主要受韓劇影響。

熱中韓劇的譚小姐表示,包括「繼承者們」、「來自星星的你」、「太陽的後裔」等,幾乎在台熱播的韓劇,都有辛拉麵、泡菜拉麵等韓國泡麵蹤影,民眾追劇看「都教授」、「劉大尉」等歐巴大啖美食,自然會提高購買意願。

經濟部統計,去年外國泡麵進口額達到3,080萬美元(約新台幣9.5億元)、年增12.1%,並以南韓為大宗,占比達46.1%;日本以19.1%位居第2,印尼以11.5%排名第3。

王淑娟指出,近年消費者的泡麵選擇愈來愈多樣化,韓國泡麵在台灣更是日益受歡迎,從2009年起就超越日本,成為台灣泡麵市場最大進口國。

至對於印尼泡麵崛起,統計處研究員魏宜君分析,主因東南亞移工增加。不過民眾小文表示,印尼泡麵便宜,份量較小,其南洋風味十分特殊,令人一吃就上癮。

反觀台灣泡麵出口則以大陸為主,自2013年來每年逾5成出口銷往大陸。去年泡麵出口額4,900萬美元(約新台幣15.1億元),年增2.5%;出口至大陸占60%,其他依序為香港9.8%、美國9.2%。

圖文來源:工商時報

Comments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