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IT 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

連鎖效應/降低固定成本 跨越經營天險

連鎖效應/降低固定成本 跨越經營天險

經濟日報 李培芬(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)

 

財務管理告訴我們,企業固定成本愈高,損益平衡點營業額愈大!當心「想當然爾」的成本,吃掉了你大部分的利潤。

大大學院最近搬家,好友Jerry邀我到新辦公室走走,他狠狠地下了一個決心,將原本百坪辦公室,搬到共享空間之中,房租成本只剩原來的30%。

Jerry說,最大的障礙,其實來自於有些主管擁有單獨的辦公室和專線電話,以及公司中數不清的「資料」。他萬萬沒有想到,在共享空間中,開放辦公區比密閉的辦公室更受到同仁歡迎。

而且經過這次設備和資料的大瘦身,基本上所有事務設備在共享空間中都具備,所謂珍貴的資料,當割捨或電子存檔後,反因簡單而更有效率。

最後,只剩面子這一關,當邀請愈來愈多的好友參觀辦公室後,大家都推崇做了一次正確的決策,這下子面子裡子都有了!

既然辦公室可以被顛覆,那麼店舖可不可以被顛覆呢?

大陸京東挾其電商在3C銷售上的優勢,2019年即已在實體大規模開立3C「超體」商場,首戰重慶,給予大陸最大連鎖體系蘇寧家電威脅式的壓力。

疫情期間京東暫緩腳步,21年下半年重又滿血復活,直入合肥、西安,22年計劃插旗成都和瀋陽。

京東3C部門以萬坪「超體」模式進入實體,我只能說十分勇敢,這種做法硬生生地將電商的輕資產轉換為重資產。

雖然大陸在疫情兩年以來,許多賣場幾乎成了鬼城,京東一定可以取得相對優惠的物業條件,但「大賣場」的時代,其實已經過去了,OMO虛實融合之際,我們應該創發的是「無處不在的賣場」。

許多連鎖商業服務業,尤其是加盟體系,在透過開店布建通路之時,也容易犯下「固定成本」的痛點。

試想:開一家店先要租店舖,然後要裝潢、配套生財設備,還要進貨,開店能不能賺錢尚未可知,但房東、裝潢商、設備商、供貨商都已經賺到錢了,這樣「想當然爾」的商業模式,早該被顛覆了!

其實店大、店小從來都不是關鍵,真正的關鍵是「顧客的體驗與需求是否能被滿足」。但店大店小卻深刻影響著固定成本,我們來看損益平衡點營業額公式:

損益兩平營業額=固定成本÷平均邊際貢獻率。

在上列公式中,固定成本計算較無問題,問題在於如何計算平均邊際貢獻率。

舉例說明:A店有六系列商品,2月份營收100萬元,變動成本45萬(邊際貢獻為55萬),平均邊際貢獻率則為55%(=55萬÷100萬),A店固定成本20萬,得出其損平營業額為36.36萬元。

以損益兩平營業額公式來反思,若固定成本為30萬、40萬時,其損益兩平營業額就會被墊高為54.5萬、72.7萬,經營面對固定成本不可不慎,這是天險,一開始就要綢繆降低。

有裡子才有面子,決策關乎成敗,有時再努力都是徒勞。

(作者是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