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IT 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

連鎖效應/服務業國際化 三方向厚植實力

台灣商業服務業擅長小型店模式,開小店較之大型店,建置成本低、人力需求低、經營成本低,加上回收快,三低一高形成台灣街頭小店林立的現象。

 

時至今日,小店模式面對外在競爭激烈、內在人力不足,使得藉由開店複製,形成規模經濟不易,後發品牌達到規模經營門檻日高。

 

商業本來就是競爭的,面對競爭必須做出差異化,所以大膽競爭一往直前,但人力不足的問題卻是致命的,雪上加霜的是台灣人口的中位數已經突破43歲,在25~45世代為主力消費族群的商業服務業,沒有年輕人力投入,致使經營水溫陡然沸騰,往人口中位數普遍為2字頭的新南向市場移動,已成必然。

 

證諸日本「Rose House」的例子,若跟著顧客年齡推升而提高品牌受眾年齡層的品牌,必將退出市場。當年輕人力資源匱乏時,前後台自動化已達極限,只能開更少的店,確保精實經營,因此商業服務業新的開店目標不在於規模,而在於鎖定更高的獲利,也就是一家店所承載的營收與毛利,必須翻倍提升,用更少的店做到更大的經營績效,而且不能只靠漲價,須知顧客的價格承受力有一定的範圍。

 

可以想見未來台灣商業服務業在本土市場的經營,必然是商業模式創新、商品組合重建、價值鏈體系重組,要有徹頭徹尾改變的決心,最適那幫規模比最大規模重要。

 

國際化對於商業服務業品牌而言,絕不是市場的延伸而已,更重要的是人才、資本與經營實力擴張:

 

一、多國籍人才必須跨國養成

 

在台灣培養英語人才,其實是勞民傷財的舉措,台灣的英語學習環境與普遍素質,遠不如菲律賓、泰國與新加坡。

 

周邊鄰國多元的區域,對於多國文化的接受度、適應性也更強,跨境經營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多國籍人才,都從台灣派團隊遠征的經營思維與做法,已經不符合現實的狀況。

 

二、上市櫃計畫強化資本體質

 

開拓國際市場,資本支出的編列是前提,而且海外的造店成本,因合法合規的考量亦隨之疊高,所幸台灣上市櫃市場對商業服務業日趨友善,例如茶飲業目前有四家掛牌,最新的一家巨宇翔(薡茶)主要店群分布在美國和越南,在台灣只有一店,年度營業額也只有3億,透過上市打通資本和人才的兩個關卡。

 

三、多品牌多模式蓄經營實力

 

不論是一品牌多模式、多品牌一模式或是多品牌多模式,唯有經過國際複製,才能打磨出跨國的模式,沒有品牌可以一成不變的複製本國模式出海經營。

 

各個市場的調適須要形成內部的方法論,同時營運、研發和商品等部門,須組成跨部門合作的專案敏捷團隊,培養具創業家精神的團隊,蓄積國際發展的能量(可參酌拙作《數位新創業》)。

 

台灣商業服務業所擅長的小店模式,本就是海外市場的空白地帶,對新南向而言是提升當地小店體質;對歐美市場而言,則可補市場的空白,看小不小,精緻服務體驗,小兵立大功。

經濟日報 李培芬(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)